急救医学论文_人血白蛋白在重症烧伤休克早期液

来源:中华烧伤杂志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2年03月07日 20:50:15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文章目录 资料与方法 一、病例纳入与排除标准 1.纳入标准: 2.排除标准: 二、一般资料与分组 三、治疗方法 1.试验组: 2.对照组: 四、检测指标 五、统计学处理 结 果 一、2组重症烧
文章目录

资料与方法

一、病例纳入与排除标准

    1.纳入标准:

    2.排除标准:

二、一般资料与分组

三、治疗方法

    1.试验组:

    2.对照组:

四、检测指标

五、统计学处理

结 果

一、2组重症烧伤患者烧伤后第1、2、3、4个24 h抗休克补充液体量、尿量比较

二、2组重症烧伤患者烧伤后第1、2、3、4个24 h血清白蛋白含量比较

三、2组重症烧伤患者烧伤48 h后血液检查结果比较

四、2组重症烧伤患者休克指数比较

讨 论

文章摘要:目的探讨重症烧伤患者烧伤休克早期使用人血白蛋白的治疗效果。方法选择宁夏医科大学附属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自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重症烧伤患者77例为研究对象,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,试验组41例,对照组36例。患者入院后均行抗感染治疗,保护各脏器功能,监测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,银离子敷料包扎创面等处理。试验组患者烧伤后第1个24 h输入胶体液量的50%使用羟乙基淀粉130/0.4氯化钠溶液和新鲜冰冻血浆于烧伤后8 h内输注,剩余50%胶体液量在烧伤后16 h内输注,人血白蛋白液于烧伤12 h后进行输注;烧伤后第2个24 h的胶体液量使用新鲜冰冻血浆+人血白蛋白液输注;烧伤后第3、4个24 h根据血常规和生化检查补充人血白蛋白液。对照组患者烧伤后第1个24 h输入胶体液量的50%使用羟乙基淀粉130/0.4氯化钠溶液500 mL和新鲜冰冻血浆于烧伤后8 h内输注,剩余50%胶体液量(新鲜冰冻血浆)在烧伤后16 h内输注;烧伤后第2个24 h的胶体液量使用新鲜冰冻血浆和人血白蛋白液,人血白蛋白液于烧伤36 h后输注;烧伤后第3、4个24 h根据血常规和生化检查补充人血白蛋白液。统计2组重症烧伤患者烧伤后第1、2、3、4个24 h输注的胶体液量、液体总入量、白蛋白补入量、每小时尿量;记录重症烧伤患者烧伤后第1、2、3、4个24 h血清白蛋白含量及烧伤48 h后红细胞比容、血红蛋白、血小板、C反应蛋白情况;计算2组烧伤48 h后休克指数。数据比较采用非配对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。结果烧伤后第1、2、3、4个24 h,试验组输入胶体液量分别为(0.37±0.15)、(0.23±0.10)、(0.07±0.01)、(0.02±0.01) mL·kg-1·%TBSA-1,均少于对照组[(0.58±0.17)、(0.29±0.09)、(0.08±0.01)、(0.05±0.01) mL·kg-1·%TBSA-1],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(t=5.759、2.752、4.378、13.130,P<0.05);烧伤后第1、2、3、4个24 h,试验组液体总入量分别为(2.31±0.21)、(1.56±0.10)、(1.01±0.13)、(1.02±0.13) mL·kg-1·%TBSA-1,均少于对照组[(2.55±0.22)、(1.62±0.14)、(1.13±0.25)、(1.09±0.25) mL·kg-1·%TBSA-1],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(t=4.894、2.183、2.689、1.568,P<0.05);试验组患者烧伤后第1、2个24 h的白蛋白补入量分别为(76.64±4.26)、(67.43±7.20) g,均高于对照组[(62.57±4.43)、(55.72±4.89) g],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(t=14.190、8.230,P<0.05);试验组伤后第3、4个24 h的白蛋白补入量分别为(44.07±4.46)、(24.49±5.25) g,均低于对照组[(46.68±6.06)、(38.65±7.01) g],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(t=2.169、10.110,P<0.05);试验组患者烧伤后第1、2、3个24 h的尿量均高于对照组,烧伤后第4个24 h的尿量低于对照组,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(t=2.363、2.194、3.591、11.170,P<0.05);烧伤后第1、2、3、4个24 h,试验组血清白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,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(t=2.505、4.517、40.140、3.544,P<0.05)。烧伤48 h后,试验组红细胞比容、血红蛋白、C反应蛋白分别为(36.57±6.48)%、(121.16±13.16) g/L、(209.54±32.57)×109/L,与对照组[(39.83±7.47)%、(134.64±18.94) g/L、(116.72±39.84)×109/L]比较均降低,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(t=2.051、3.662、5.003,P <0.05);试验组血小板水平(30.67±9.27) mg/L,高于对照组[(40.52±7.69) mg/L]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t=11.240,P <0.05)。烧伤48 h后,试验组休克指数0.64±0.13,对照组休克指数0.76±0.12,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t=4.189,P <0.05)。结论烧伤休克期早期使用人血白蛋白可以有效扩容,纠正低蛋白血症,减少液体复苏总入量,恢复脏器功能不全,为重症烧伤患者救治提供有利条件。

文章关键词:

论文作者:邓兴旺 齐旭辉 杨绍贤 张龙 金少华 杨涛 蒲文兰 李传吉 

论文分类号:R459.7;R644

文章来源:《中华烧伤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zhsszzbjb.cn/qikandaodu/2022/0307/463.html



上一篇:急救医学论文_223例成人严重烧伤住院患者的流
下一篇:临床医学论文_三种评分预测严重烧伤患者死亡风

中华烧伤杂志投稿 | 中华烧伤杂志编辑部| 中华烧伤杂志版面费 | 中华烧伤杂志论文发表 | 中华烧伤杂志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中华烧伤杂志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